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

美紓困要奏效 房價須先止血...

美紓困要奏效 房價須先止血
【The Liberty Times 2008/10/06】
華府七千億美元金融紓困計畫,在美國總統布希簽署後,已經正式成為法案,財長保羅森也保證將加速進行紓困行動,因此,資金的源頭應該會重新開始流動,銀行會恢復放款,經濟也將開始復甦,但果真如此嗎?
專家表示,這種想法「大錯特錯」!在紓困計畫有機會開始運作之前,最重要的是房價必須要先能夠止跌,如此才能夠向銀行傳遞「最糟的情況已過,重新開始放款應當非常安全」的訊息。
高盛:房價才跌一半
高盛證券指出,「房價是美國金融問題的核心,不過房價跌勢目前只走了一半。」在全球金融機構因為信心疲軟而持續緊縮銀根,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銀行資產減記潮仍未結束下,七千億美元可能只能暫時止血。
現在的問題是,銀行緊縮放款,導致除了信用最好的房貸戶外,要申請房貸變得更加困難。這也意味在房價開始回漲之前,市場可能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,才能夠消化那些在景氣大好時興建,或是在法拍件數大增時浮出市場的房屋。
房市復甦 才能提振放款
房市是美國經濟的重要成分,許多信貸都由此而來。全美大約每八個工作中就有一個和房市直接或間接有關。從營建工人到銀行貸款人員到華爾街大型券商,皆是如此。房價反轉向上,將可提振整體經濟的信心,如此才可刺激銀行恢復放款。
Wachovia證券的資深經濟學家耶爾表示,「傳統上房市能夠帶領經濟走向復甦,我想房市必也是這波景氣循環下的經濟復甦能否維持的關鍵。」
與此同時,美國人都還在適應一個新的現實—一個沒有借貸的生活。借款已經成為大家無法取得的特權,大家都必須依賴現金維生,沒有現金,只好撙節開支。
經濟幾乎瀕臨衰退,讓全美數千家中小型銀行對客戶放款變得風險過高。銀行知道經濟越來越糟,因此在放款時變得更加謹慎。
不過政府仍然希望,藉由買下巨額的壞帳和其他不良資產,銀行最終將能夠改善其搖搖欲墜的資產狀況,此舉將能敲開銀行的金庫,促其將資金注入整個體系。
由於銀行不信任客戶,所以不願放款;信用緊縮意味買房變得更加困難;買房和賣房變得困難,房價就會繼續走跌;房價繼續走跌則法拍件數便會跟著增加,這可能形成一種惡性循環。
房價落底 至少還要一年
美國房價自二○○六年七月創下高峰以來,迄今下跌了二十%,未來預料仍將繼續走跌,市場期待已久的房價落底,可能需要一年或是更久的時間。
就業市場是另一個比較大的隱憂。對於依賴融資正常流入支付員工薪資,並藉此存活的企業而言,信用緊縮幾乎讓它們窒息。
美國勞工部上週五發布該國九月減少十五.九萬份工作,為五年多來減少人數最多的一次。專家表示,未來幾週在信用緊縮效應繼續向經濟蔓延下,企業裁員人數還會持續增加。

沒有留言: